網頁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Facebook應該要自主上市還是靠投資銀行上市?


《華爾街日報》最近報導﹐這位年輕企業家可能就要成為一家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的首席執行長(CEO)了。

但扎克伯格先要完成一個持續了409年的“儀式”---首次公開募股(IPO)。

華爾街非常看好Facebook的IPO計劃。Facebook最早可能於明年4月募集約100億美元資金的消息已經在試圖擔任承銷商的投資銀行中引發了激烈競爭。

這宗大型IPO案不僅能給承銷商帶來巨額承銷費﹐還能給他們帶來無價的吹噓資本﹐即他們曾參與數十年來最為炙手可熱的一筆交易。

或許﹐扎克伯格應該用一句 “謝啦﹐但還是免了吧” 將自己和同事從苦海中拯救出來。

從規模、業務模式和受歡迎程度來看﹐Facebook是罕見的一家並不需要華爾街幫助就能上市的企業。它應該強調自己的優勢﹐開闢一條前人不曾走過的道路﹐讓後人追隨。

扎克伯格有兩種選擇
一、進行傳統的IPO﹐在此過程中投資銀行向投資者分銷股票﹐以此換取承銷費(通常是募資總規模的一定比例)
二、進行很少人採用的“荷蘭式拍賣”(Dutch auction)﹐這種做法將華爾街中介機構排除在外﹐根據每位投資者的競拍價分銷股票。

兩種做法的最大區別除了Facebook在“荷蘭式拍賣”中需要支付的費用較低之外﹐還在於當採用“荷蘭式拍賣”進行IPO時﹐投資銀行無法選擇購買股票的投資者﹐所有投資人機會均等﹐避免了潛在利益沖突。

對於像Facebook這樣的熱門新股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此類新股的股價往往在上市交易首日大漲﹐而投資銀行則會為自己偏愛的投資者客戶保留一定數量的股份。這些客戶如果及早買入﹐往往都能獲利。所以投資銀行在幫助企業上市的同時還試圖讓對沖基金和其他多金客戶滿意。

就熱門新股而言﹐採取傳統上市方式則投資銀行往往會壓低IPO定價﹐讓他們青睞的投資者從中受益。

但是﹐如果傳統IPO方式存在缺陷﹐為什麼採用“荷蘭式拍賣”的公司還不到30家呢?

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這種方式不適用於每一家公司
對於少數眾所周知、備受認可且盈利穩定的公司來說﹐在沒有華爾街投資銀行的幫助下自行上市確實可行。但並非每一家公司都符合上述條件。

大多數準備上市的公司需要被“強賣”給投資者﹐這正是投資銀行發揮作用的地方:他們憑借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和才智說服基金經理﹐讓他們相信這些公司將在市場上大獲成功。

在企業領導人看來﹐採用拍賣方式發行新股還有一個缺點:由於股票被配售給出價最高的競拍人﹐這加大了新股上市交易首日股價下跌的風險﹐公司高階主管和董事會非常厭惡也害怕這一點。

第二、七年前谷歌(Google)上市拍賣的情況並不理想
谷歌上市時發生的情形也產生了寒蟬效應。投資者和投資銀行之間的相互指責令此前大肆渲染的IPO新方式事與願違﹐最終導致谷歌的發行價格大大低於預期水平。

然而﹐仔細觀察這宗交易就會發現﹐導致交易沒有成功的原因是那些與拍賣無關的因素﹐比如科技股市場形勢日益惡化﹔在正式IPO之前的輔導不力﹔谷歌創始人在不恰當的時候接受了《花花公子》(Playboy)雜誌的採訪讓監管機構很不爽。

總而言之﹐對於Facebook來說﹐應該要記取谷歌的教訓﹐但這不應該令他們打消利用Facebook的優勢顛覆華爾街最悠久的傳統並給投資者一個公平競爭機會的念頭。

既然自己能行﹐幹嘛還需要那幫投資銀行家呢?

資料來源:http://www.wsj.com
圖片來源:http://www.goog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