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有錢人資產大縮水
全球的股市市值在去年幾乎都縮水。雖然美股相對強勢,全年仍有正報酬,但是美國的富人階級卻是因此大幅縮水。
根據國稅局,美國有錢人(年收入是全國排名前1%,通常也是貧富不均的最佳指標)的資產從2007的23% (平均年收入約140萬美元)縮水到2009的17%(平均年收入約95萬7千美元)。這反映了金融海嘯股市暴跌的現象。還好2010年股市稍有反彈和公司獲利,他們的資產才有提高一些。
但是有錢人資產大幅縮水的現象仍反映一些事情。借著聚焦在有錢人的資產,佔領華爾街運動的抗議者將經濟資源分配的是否公平的議題讓全國民眾注意到。
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者Steven Kaplan表示:「事實上,2009年時有錢人的資產並沒有1998年時高,很有趣的是90年代當時卻沒有吵著貧富不均的問題。」1990年有錢人的年收約66萬2千美元,在短短的三十年內,因為經濟及政治的驅使下,財富增加兩三倍,快速拉大了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擴大現象其實和全球化有密切關係。全球化嚴重衝擊能力才幹不上不下的人和國家。廉價的海外勞工做的多領的少,為了節省成本,他們一定是有錢人設廠找工人的首選;如果不是憑勞力而是技術的工作,科技日新月異,機器也逐漸取代技術人員的工作。工人越少,工會式微,製造業留下的是管理者和少許操作機器的工人。薪資差距當然就會拉大。大家見從事製造業會失業,就開始叫下一代都往金融業走。從金融風暴才知道,金融業錢來錢去都是跑到肥貓口袋裡,這也是差距拉大的原因。
同時政府的政策更是雪上加霜,大砍有錢人的所得稅率,淨所得差距會拉大是想當然爾。
以歷史的數據來看, 在二次大戰後,美國有錢人的所得的成長率只比通膨高一些些,卻比中產階級所得成長速度慢很多。所以在50到70年代,貧富差距不大。在80年代,全國稅收的十分之ㄧ是有錢人付的,但不到2000年,就提高為22%。2003年股災又掉到18%,在不到2007年就超過22%了。
Kaplan教授表示,這次華爾街抗議其實在貧富不均的議題上找有錢人開刀,其實是找錯了。因為不均的現象其實是經濟成長的附帶現象。如果抗議人士只是想消除不均的現象,那麼讓經濟蕭條就可以了,因為經濟只要好,不均的差距就會拉大。
但是Georgetown University 的經濟學者Harry J. Holzer卻表示,貧富不均所反映的是內部人士的特權現象,而不是真正的生產力。這些有錢人真的有賺這麼多錢的能力嗎?這是很令人質疑的。如果真的有,那為何金融海嘯時的大錢洞,要全國中產階級替他們補,更糟的事還衝擊整個美國甚至世界經濟市場。
當然貧富不均已是全球議題,但沒有一個地方像美國一樣嚴重。(編註: 台灣應該也很嚴重吧!!)
不過, 當前的中產階級以下所關注的再也不是貧富不均的問題,而是最基本的尋求工作與賺錢的機會。
雖然有錢人的財富在2010年有上升,但股市跌了20%,而且政府對華爾街肥貓有新的所得限制,專家不認為他們會回到2007年那時一樣的有錢。不過可悲的是,不管經濟一時的不景氣,這些金字塔最頂端的人復原的速度一定也比其他99%的人快的多,所以貧富不均問題改善的速度端看政策是否有鐵腕的決心。
文章來源: nytimes
圖片來源: lodge4hacker.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