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經濟不景氣,華爾街肥貓薪水不減反增?


2009美國金融危機爆發,華爾街肥貓人人喊打。 而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如火如荼展開,肥貓也再度成為眾人標靶。 只不過仔細檢視華爾街的肥貓, 華爾街金融人士的紅利薪水真的砍的夠多嗎?

自2008金融海嘯起,金融界的紅利被民眾期望應該是最低的時侯,金融肥貓現在真是這樣嗎? 這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不是這行的人一點也不會同情他們的。高盛的每位員工2011年前九個月的平均薪資是$292,397,比前一年同期$370,056少了21%。當然這平均值還包括最低階派遣工的薪資。

(一)高盛
每個高盛原工預計今年仍會有至少三百萬美金的薪資。在前一年,六百萬年薪對高層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呢!
雖然銀行界表示2011年的薪資應該會比較低,但是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在有些公司採用的的薪資指標上:薪資總營收比 CLSA投顧公司分析師Mike Mayo 表示以高盛為例,以公司收入的百分比當薪資的方式,使得薪資成長幅度在2010年的39.3%上升為2011年的44%。但是高盛的總營收事實上掉了22%,淨利掉了7.2%,股價去年掉了45%。

(二)摩根史坦利
以摩根史坦利為例,其股價去年掉了43%,第四季預估值18億美金的pretax charges,薪資總營收比還是上升。在2010會計年度,摩根史坦利就付了薪資總營收比的50.7%。

這是華爾街很弔詭的現象:在營收越不好的時候,營收裡付給員工的薪水比例越高。Mayo表示,在員工和股東分錢的拉鋸戰中,員工永遠是贏家,而且通常是高層拿最大份。

華爾街的世界有他們自己99比1的原則。那頂端的1%也一直都是贏過那下面的99%。Mayo還表示:「真的會有績效獎金嗎?還是那是本來就該拿的那一份?」
從金融海嘯中復甦後,過去幾年來,這些大銀行有試著想降低付給員工的比例,把錢轉給投資人和金管會。

野村證券分析師Glenn Schorr表示,金融界以前不管營收就習慣會自動直接設好50%給員工,然而現在薪資比例又開始反彈回來,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難的平衡,尤其現在營收又下滑,要他們拿少更難。

銀行高層解釋因為他們必須在不景氣的時候用更多的錢留住頂尖人才,在這行大環境不好時,這些人會往哪跳槽是個未知數。這些公司表示他們最大的資產不是硬體設備和智慧財產而是這些上班的人。所以對這些員工公平而論,當營收好時,他們的薪水也不會變高。

由於債務評估調整機制的模糊,2011年的薪資總營收比很難精確估算。因此有些公司會依照他們信用降等的基準來上報他們2011年的營收。投資人仍會張大眼仔細盯著每年總營收和薪資總營收比。經營Trian Partners 的投資人Nelson Peltz去年底就寫信給State Street董事會反映薪資總營收比有問題。他說2010年State Street的E.P.S.是這幾年來最低的但是付的薪資比是除2008之外最高的,他指控他們把投資人的紅利都撥給員工薪資了。

(三)Greenhill & Company
另一個同樣情況的公司是老牌投顧公司Greenhill & Company。去年的股價跌了52%,但薪資總營收比是誇張的高。Greenhill 在2011第一季就花了總營收的75 %在員工薪資和津貼上。2010年花總營收的57 %在員工薪資,部份原因是他們在金融危機後積極招募人才。自此Greenhill就誓言要降低他們的薪資總營收比。但現在連表面的數字都還在掙扎中。

(四)Lazard
當時在Bruce Wasserstein經營的Lazard在2004年公告前也有高達總營收74 %付員工薪資。那時Lazard也誓言要把薪資總營收比降低到57.5%。但他們花了好幾年才和同行差不多的比例,離57.5%還有段距離呢! 而且他們在2009年還曾一度飆高到80%,因為Bruce 死後還要付另一家公司Wasserstein estate員工的薪資。

因為薪資總營收比是不可能馬上降低的,因此在華爾街長久的歷史來看,這一年即便肥貓的表面薪水下降,也只不過是個幌子罷了。(編註: 台灣不也有很多公司董監事大領紅利,而公司獲利與股價卻大幅虧損嗎? 董監事酬勞過高的虧損公司,投資人可要想清楚是否要當冤大頭去養肥貓們? )


文章來源:nytimes
圖片來源: scitech.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