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讓你賠錢的七種大腦運作方式


 
為何投資人沒有辦法做出更好的投資抉擇呢?

根據行為財務學領域的專家 Meir Statman的觀點,他認為一般投資人的腦袋瓜都是平凡的而非理性的。

行為財務學的目的,在於試圖了解人們是如何做出他們的財務決定。而這方面的研究也逐漸成為金融投資的顯學之一。底下的七種思維,是從行為財務的觀點看為何會投資失利的主因,投資朋友們不妨來檢視自己,是否在投資時也有這樣的思維。


(一) 自認為擅長投資


過度自信可能是行為財務中最明顯導致投資失利的因素。 當投資人過度自信於自己能預測投資決定的結果,將忽略到市場的變動性。

Your brain thinks it's great at investing

 

(二) 大腦不知道如何處理新訊息


 這也是與過度自信有關。 由於大腦執著在一開始做投資決定所倚賴的原始資訊,因此當有新的資訊進來時,往往無法真正進入決策思維。

Your brain doesn't know how to handle new information.
 

 

(三) 大腦執著於過去


 
當一家公司宣布本季營收不錯時,你也可能預期下期也會營收很好。這個思維反映了代表性 (representativeness)錯誤,錯誤地推論。同樣的思維錯誤也反映在認為好的公司就代表這家公司會有好股價表現。
Your brain is too focused on the past.
 

 

(四) 你的大腦不喜歡輸


 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的心態會導致投資更加失利。比方說一旦投資虧損20%,你可能懷抱者股價回再回來。這樣的思維是危險的,因為你會擴大投資比例,就像是賭徒一樣,期待下一波的扳回希望。

Your brain doesn't like to lose.
 

(五) 大腦記得每一件事


未來的交易抉擇會深受過去交易的影響。比方說,之前賣股獲利20%,但賣出後股市卻又持續上揚,你可能就會想著 :要是我再多等一會,獲利就會更好。這樣的心態會導致在投資時的遺憾感。而為了減少過去的這份遺憾感,將會導致投資時的眼光失準。
Your brain remembers everything.

 

(六)大腦喜歡隨波逐流


 
一個投資者的忍受風險能力應該取決於個人的財務狀況,投資時機與投資規模。然而從框架相依(frame dependence)理論的觀點看投資人的迷思,就會發現投資人的風險控管往往隨著市場方向起舞波動,而忽略了個人原有的風險控管條件。簡單來說,當市場下跌時,忍受風險的意願往往降低,而市場大漲時忍受風險的意願卻會增高。這就造成了投資人追高殺低。

(七) 大腦喜歡替失敗找藉口

Your brain is great at coming up with excuses.
 
面對投資的失利,大腦會幫它找藉口,歸咎到大環境或其他的錯。 防衛機制其實也是一種過度自信的的形式。常見的投資失敗藉口是
  • 如果....:   .
  • 就差那麼一點點
  • 事情不會這麼糟吧!
  • 我的運氣總不會一直這麼背吧!
 

文章來源: businessinsider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