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Groupon <--另一個網路泡沫?


隨著團購網站Groupon申請首次IPO,許多市場分析紛紛提出正反看法。其中我們替大家摘錄自Businessweek的這篇文章 ,則是認為Groupon的IPO,很有可能成為另一個網路泡沫。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Groupon的小檔案(from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Groupon的成長速度驚人。
營收方面: 2009年營收約3000萬到2010年約7億1300萬。 而光是2011第一季已經突破6億。
從2009的第二季只有212項團購商品到2011年第一季已經有56781項商品。

用戶數從15萬人激增至8300萬人。

員工約7000人。

線上廣告支出由2010年第一季的390萬到今年第一季已經增加至1億7千九百萬。

值得注意的是其創辦人兼最大股份持有者 Eric Lefkofsky ,根據Fortune雜誌批露他過去創業史的不良紀錄

回到文章標題,為何Businessweek會認為Groupon有可能是下一個網路泡沫呢?

Groupon的成長速度驚人是無庸置疑的。 以它目前成長速度來看,2011年Groupon營收將超過50億美元,而年底用戶數也可望超越去年同期的兩倍,約1億人。

然而雖然成長快速,但Groupon真的能賺到錢嗎?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報導就提到Groupon雖然在營收與用戶數上激增,但卻未曾真正獲利增加。 怎麼說呢? Groupon所推出的每一項團購商品的營收下滑,每一個預用戶的平均花費也越來越少。在這個越來越成熟的團購市場裏,成長的另一涵意可能是顧客價值的減少。

同時 Groupon令許多分析師所詬病的是公開發行書中關於營收數字計算。關於營收Groupon所採取的財務計算並非一般計算模式,它並沒有把在市場上的巨大行銷花費給算進去。 以Groupon的計算基準值來看,2010年營運收入約6000萬,2011第一季約8000萬,但是若以標準財務計算來看,2010年營運損失約五億而2011第一季損失已達一億。童話般地財務計算模式雖之後有提出修正,但Groupon之前募集資金,經由股市釋股約有八億流入原始股東與經營層口袋,則是一直所為人批評。 曾在1990年代科技泡沫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前華爾街分析師Henry Blodget也提到Groupon之所以要上市,是

因為手上可用的錢快燒光了

然而也有不少的Groupon擁護者會認為就如同 Amazon 或 Google一樣, 公司的成長階段必定會經歷一段燒錢的時間。 只是若從網路效應 Network Effect來看,Groupon的價值反而會因為使用者增加而減少,正如同以前泡沫的Pets.com。

即使Groupon CEO宣稱只要Groupon達到一定的市場規模,所花費的大額廣告費屆時會值得,但這聽起來不就像一場賭注嗎?

文章來源 : businessweek

圖片來源 : e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