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美股大跌的可能原因


昨晚的美國股市大跌,美股收盤指數如下:

Dow 下跌205.3,約 1.5 %
S&P 500 下跌24.1, 約1.6 percent
NASDAQ 下跌67. 約2.1 percent


美股昨晚公布的財報延續著Google前天的獲利預警,GE 與麥當勞的財報也不佳,帶動市場悲觀氛圍。另外美國成屋銷售數字也不佳。 而昨天也傳出中國的十八大接班可能又有所不確定。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到底還有哪些原因會醞釀出美國昨晚的重跌?
 Stifel Nicolaus' David Lutz  認為還可能與下列的因素有關:

1. 歐洲部分: 因為缺乏新的資金動能進駐歐洲銀行,因此歐洲金融股又將面臨危機,其中以西班牙銀行所面對的挑戰更嚴峻

2. 美股股票期權到期日的影響,造成市場波動加大。

3. 那斯達克跌落技術線型的支撐。

4. 加拿大電台電視暨電訊委員會(CRTC)否決電訊巨擘BCE收購Astral Media Inc高達34億美元的計畫。

5. 全球資產配置 目前有從美國公債移轉到歐洲國債的波動

雖然目前市場上尚未傳出其他重大原因,但美股的大跌 (蘋果下跌2.5%,麥當勞下跌逾4%,GE 下跌3.3%) 是否是一場暴風雨的前兆,投資朋友們得隨時注意喽! 

文章來源: businessinsider
圖片來源:  zh.wikipedia.org


讓你賠錢的七種大腦運作方式


 
為何投資人沒有辦法做出更好的投資抉擇呢?

根據行為財務學領域的專家 Meir Statman的觀點,他認為一般投資人的腦袋瓜都是平凡的而非理性的。

行為財務學的目的,在於試圖了解人們是如何做出他們的財務決定。而這方面的研究也逐漸成為金融投資的顯學之一。底下的七種思維,是從行為財務的觀點看為何會投資失利的主因,投資朋友們不妨來檢視自己,是否在投資時也有這樣的思維。


(一) 自認為擅長投資


過度自信可能是行為財務中最明顯導致投資失利的因素。 當投資人過度自信於自己能預測投資決定的結果,將忽略到市場的變動性。

Your brain thinks it's great at investing

 

(二) 大腦不知道如何處理新訊息


 這也是與過度自信有關。 由於大腦執著在一開始做投資決定所倚賴的原始資訊,因此當有新的資訊進來時,往往無法真正進入決策思維。

Your brain doesn't know how to handle new information.
 

 

(三) 大腦執著於過去


 
當一家公司宣布本季營收不錯時,你也可能預期下期也會營收很好。這個思維反映了代表性 (representativeness)錯誤,錯誤地推論。同樣的思維錯誤也反映在認為好的公司就代表這家公司會有好股價表現。
Your brain is too focused on the past.
 

 

(四) 你的大腦不喜歡輸


 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的心態會導致投資更加失利。比方說一旦投資虧損20%,你可能懷抱者股價回再回來。這樣的思維是危險的,因為你會擴大投資比例,就像是賭徒一樣,期待下一波的扳回希望。

Your brain doesn't like to lose.
 

(五) 大腦記得每一件事


未來的交易抉擇會深受過去交易的影響。比方說,之前賣股獲利20%,但賣出後股市卻又持續上揚,你可能就會想著 :要是我再多等一會,獲利就會更好。這樣的心態會導致在投資時的遺憾感。而為了減少過去的這份遺憾感,將會導致投資時的眼光失準。
Your brain remembers everything.

 

(六)大腦喜歡隨波逐流


 
一個投資者的忍受風險能力應該取決於個人的財務狀況,投資時機與投資規模。然而從框架相依(frame dependence)理論的觀點看投資人的迷思,就會發現投資人的風險控管往往隨著市場方向起舞波動,而忽略了個人原有的風險控管條件。簡單來說,當市場下跌時,忍受風險的意願往往降低,而市場大漲時忍受風險的意願卻會增高。這就造成了投資人追高殺低。

(七) 大腦喜歡替失敗找藉口

Your brain is great at coming up with excuses.
 
面對投資的失利,大腦會幫它找藉口,歸咎到大環境或其他的錯。 防衛機制其實也是一種過度自信的的形式。常見的投資失敗藉口是
  • 如果....:   .
  • 就差那麼一點點
  • 事情不會這麼糟吧!
  • 我的運氣總不會一直這麼背吧!
 

文章來源: businessinsider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com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老外眼中不可思議的中國另類奇蹟



隨著中國經濟這兩年來的衰退,中國的經濟似乎很難再創奇蹟。然而在中國經濟快速成長之下,中國社會的許多現象在老外的眼中卻如同另類的奇蹟,讓他們瞠目結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奇蹟現象吧!

 

 

(一) 大樓瞬間整棟倒塌

Buildings fall over sideways and are sometimes intact.

這棟13層大樓瞬間倒塌,中國的營建安全令人擔憂

(二) 空屋林立

Cities with no occupants pop up all over the country.
 
中國前幾年超火熱的房產投資,讓大陸許多地區出現所謂的幽靈城或幽靈商場。

(三) 中國投資收藏家花上大筆銀子在收藏核桃

People spend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walnuts.
 
中國有錢人有錢到沒地方好投資,因此目前熱門的投資標的還包括了核桃,玉,黃金月餅等商品 。

(四) 玉的投資市場大批資金進駐

They also spen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n dollars on jade.
玉的價格從2005年開始上揚,不過目前玉的市場價格有泡沫化現象產生。

(五) 政府官員花了大筆錢購買含黃金以及銀的月餅送人。

Government officials hav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on gold and silver mooncakes.
 
據傳中國官員會花上好幾萬塊買高檔的黃金月餅與銀月餅來送禮。這也升高了人們對中國官員貪腐的擔憂。

(六) 奧運表演上對嘴唱歌事件

Cute kids get replaced by cuter kids.

在北京奧運上唱祖國頌的林妙凱被踢爆是對嘴,而真正幕後演唱的楊培憶因為長得不夠可愛因此無法登上台。當時負責的音樂總監告訴法新社他們這樣做存粹是迎合觀眾的想法。

(七) 中國媒體遭控管

Whole media organizations get banned.
 
中國大陸管控國外媒體與網路早已是司空見慣之事,比方說在習靜平事件爆發後,中國馬上就封鎖彭博網站, 

(八) 有電視節目專門在在刑犯服刑前為他們做專訪

TV programs are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criminals before their execution.
 
"Interviews Before Execution" 是一個很受河南當地歡迎的節目,專門在訪問要服刑前的刑犯,不過目前因為政府擔憂形象問題而喊卡了。 

(九) 剛蓋好不到幾個月的橋,很快就崩塌。

Bridges collapse within a few months of being built.
 
上圖為福建省某大橋在剛蓋好後的幾個月就瞬間崩塌畫面。 

(十) 有錢人可以找替身頂罪

Wealthy people have stand-ins at their trials
在大陸有錢人犯罪,可以透過替身來頂罪服刑。 而今年傳言沸沸的谷開來就被傳聞是以替身服刑。

(十一) 動車事件震撼國際

Gigantic accidents occur on newly built high-speed rail lines
 
由於施工品質,造成40死   200傷的重大事件。 

(十二) 仿冒猖狂,連蘋果專賣店都有山寨版

Entire Apple stores get counterfeited.
 
這是最有名的蘋果專賣店山寨版,位於昆明。

(十三) 獨奶事件

Milk gets infused with melamine.
 
2008年爆發的獨奶事件,讓外界對於中國製品,特別是食物的擔憂。

(十四) 環境汙染,連河川都染成紅色

Rivers turn red.
因為發展工業,環境大量地被汙染,河流被化學廢氣料不斷地排放,導致河川變色。

(十五) 為了抗國內物價通膨隱憂,成立全國豬肉儲存中心

A national pork reserve exists to combat inflation.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耗國,並且有成立全國豬肉儲存中心,以抗豬肉價格的飆漲。

(十六) 人們在交通繁忙的路上做起伏地挺身

People do push ups in the middle of busy highway.
 
遇上大陸黃金周的時候,交通往往動彈不得。甚至塞到連駕駛人都可以停下來,在公路上抽空練練身體。

(十七) 工廠建築物外圍加掛鐵網,防止員工跳樓自殺。

Businesses hang nets to prevent employees from committing suicide.
 
為了以防一連串的跳樓事件,富士康在公司宿舍外加掛鐵網,以及邀請大批的心理諮商師進駐園區。 





文章來源: businessinsider
圖片來源: economi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