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直是歐洲經濟的重鎮,而自從歐債危機爆發後,德國就被視為是歐洲經濟的掌權者。
過去德國之所以採取財政撙節路線,而非美國的貨幣寬鬆路線,主要原因是貨幣寬鬆有違德國憲法精神,以及梅克爾政府也認為歐元區的國家應該遵守財政紀律,自己負起責任,仿效德國的財務結構性,這樣歐元才能得救。
然而撙節措施,卻使得歐洲一再面臨困境,歐元區幾個主要債務國的公債殖利率在去年不斷飆高,一直到歐洲央行出面喊話,推出OMT方案,才讓市場冷靜下來,各國的公債殖利率續降。 不過,表面上歐洲債務危急狀況似乎減低,但是真正的經濟卻仍是持續處於衰退。目前歐洲區除了德國以外的失業率一路不斷標高,從下圖可以看出歐洲區失業率飆升的危機。
(紅線為德國失業率 藍線為法國 黑線為歐元區 )
隨著歐洲失業率的高昇,德國政府裡面開始有不同的聲音產生,根據德國雜誌 Der Spiegel 報導所透露,德國政府正準備推出新的財政措施。而同樣地,德國民眾也開始意識到年輕族群的失業率問題,迫使他們去思考德國政府是否要做出一些改變,否則南歐的青年這一代有可能成為失落的一代。
自從2010年歐債危機爆發,希臘瀕臨破產,德國就一路推動預算控管的撙節措施,而且大聲疾呼撙節才是唯一可以挽救歐洲衰敗的經濟,以及維持投資者的信任。 然而這都將成為過去。明天德法將再度聚會,研討是否推出新的方案來挽救歐元區的青年高失業率問題。在此之時,投資市場也開始呈現對希臘景氣的看好氛圍。
新的投資與刺激方案,加上歐債源頭希臘也似乎好轉,是否意味著歐洲有可能取代美國以及日本,成為全球財經的想不到的另一個亮點呢?
文章來源: BI
圖片來源: www.spiegel.de